数据库名称 | 雕龙古籍数据库 | |
访问入口 | https://tk.cepiec.com.cn/ancientc/ancientkm?@@1277587766(网页版) http://202.116.65.203/ancientc/ancientkm(镜像版) | |
学科范围 | 文学 , 历史 |
文献类型 | 图书 | 资源状态 | 已购买 |
语言 | 中文 | 是否全文 | 全文 |
别名 | 时间范围 |
数据库简介
雕龙――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是一个超大型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雕龙收录古籍文献总约20000多种,近60亿字。目前正以每年增加5000种文献、10亿字的速度继续扩充。未来两年内,收入文献将达到30000种、70亿字,成为全球第一的超大型的中国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
雕龙全文数据库分库包含:
1,正统道藏。收书数量:1513种。《正统道藏》为道教经典的总集。明版《正统道藏》是现存的唯一官修道藏。民初采用北京白云观《正统道藏》藏本,由上海涵芬楼影印,称为「涵芬楼本」,此为道经公开于世之始。
2,道藏辑要。收书数量:299种。《道藏辑要》即清代对《正统道藏》进行节编,选录《正统道藏》之精要为《道藏辑要》,清光绪32年时又增补新出道经及道经书目为《道藏辑要续编》,即《重刊道藏辑要》。本数据库共收录道书299本,其内容多为明清时代新出之道书著作,是研究明清道教思想和历史的重要文献。
3,永乐大典。收书数量:813种。《永乐大典》是中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録六十卷,共一万一千零九十五册,书中保存了中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八千余种,堪称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有非常大的学术价值。
4,四部丛刊。收书数量:472种。《四部丛刊》是由著名学者、出版家张元济先生汇集多种中国古籍经典纂辑的。最大特色是讲究版本。纂辑者专选宋、元、明旧刊(间及清本者,则必取其精刻)及精校名抄本,故版本价值之高远在《四库全书》之上。其中包括:《四部丛刊》初编民国十一年(1922)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景印本;《四部丛刊》续编民国二十三年(1934)上海商务印书馆再版景印本;《四部丛刊》三编民国二十五年(1936)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景印本。
5,续四部丛刊(四部备要)。收书数量:364种。《四部备要》,中华书局1920-1936年陆续编辑排印。依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个别影印。这部丛书性质和《四部丛刊》相仿,但《四部丛刊》着眼于选择宋元明珍本影印,而《四部备要》则偏重于实用——选印较有代表性的校本、注本,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常备书籍。
6,中国地方志。收书数量:2193种。中国地方志,是根据中国不同省份及主要区域,区分为 31 个子库,按一定体例记载分时各区的自然、社会、政经、文化等方面的书籍文献,收录地方志之刊本时间,起于宋元迄于民国初期。其内容不仅包括各地区的疆域、气候、山川、物产等地理资料,也涵盖人文历史各方面的记载,如户口、人物、赋税、艺文等,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状发展状况的百科式要述。据1976年统计,我国现存的地方志即达8000多种,约12万卷。目前雕龙数字化并可全文检索的地方志达到4000多种,并且每年以500至600种的扩充速度在进行数字化。
7,清代史料。收书数量:共计114种。共包含《清实录》、《五朝会典》、《大清缙绅全书》、《大清辅政要览全书》、《大清中枢备览》、《皇帝御批》等珍贵学术史料。
8,六府文藏。收书数量:4870种。《六府文藏》是雕龙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中日台古籍方面的专家连手打造,因此在选书和收书上精心挑选。特别是日本的各大图书馆、大学保存着非常多的中国的古籍珍本和孤本,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东洋文库、静嘉堂文库、大阪大学的怀仁堂等,这些都是古籍数字化的处女地。六府文藏的很多版本都是出自于此。填补了奇缺版本的空缺。预备在两年内收书15000种。
9,古今图书集成。收书数量:六汇编、32典、1万卷。《古今图书集成》为我国最大的类书,也是我国古文献的百科全书,初稿于清朝康熙四十五年完成,雍正三年定稿,搜集了上古到明清初「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伦理、教育科学、等资料。全书分为:八百册、一万卷、五十多万页、一亿七千多万字,内容分为:六大「汇编」、三十二「典」、六一一七「部」。数据重新整理编排为25,151卷,全文依照原件式样输入,为利于阅读,每一卷的目录重新拆解、编排以阶梯式结构呈现并对应全文,整部类书中共有35,784个特殊文字,以Unicode或小图示表达,另外增加收录了考证及续编初稿等数据;整部类书内容极为完整且层次分明易于阅读。
10,日本古典书籍库。收书数量:397种。日本的文化和中国的文化息息相关,日本大文人夏目漱石也是著名的汉文学家,所以日本文学的点点滴滴无所不在地包含着汉文学。《日本古典书籍库》主要是由《六国史》、《本朝文粹注释》、《倭名类聚钞》、《新撰字镜》、《国史大系》、《国史大系续》、《赖山阳全书》和《日本汉诗》组成。其中日本最古的史书《六国史》就是模拟史记,汉书来写的。所以把日本古籍数字化对衬托中国古籍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本朝文粹注释》又是模仿中国《文选》格式的诗歌文集,数字化日本古籍对研究日本文化根源有着重要的意义。《倭名类聚抄》、《新撰字镜》,这类资料在国内极其稀见,然而对于古汉语、古文献、古代史等领域的研究却十分重要。所以可以说《日本古典书籍库》即增添了日本古籍数字化的光彩,也弥补了国内这方面资料的空缺。
11,敦煌史料。收书数量:2549种。雕龙敦煌史料主要广搜俄藏、英藏、法藏、北京国家图书馆藏、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敦煌博物馆藏、敦煌研究所藏、天津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等来自不同国家地区所藏的文献。除保存大量敦煌史料,更为敦煌学研究之珍贵史料,具有保存文献资料及提供学术研究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