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名称 | 中山大学图书馆古籍与特藏文献数据库 | |
访问入口 | http://202.116.65.83 | |
学科范围 | 文学 , 社会学 , 人类学 , 语言 , 历史 |
文献类型 | 软件/工具 | 资源状态 | 免费 |
语言 | 中文 | 是否全文 | 全文 , 文摘 , 索引 , 目录 |
别名 | 时间范围 |
数据库简介
为了进一步促进古籍文献资源的开放利用,中山大学图书馆自2017年初开始研发中山大学“古籍撷珍”数据库,为读者提供古籍开放平台。该数据库首批发布的古籍数字资源包括两个专题,即“明清妇女著作”与“域外汉籍珍本”,共132种古籍。
数据库开放共享,进入数据库后可检索目录,浏览全文影像。
“明清妇女著作”收录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妇女著述74种。作者时代集中于明、清,其中明人2种、清人62种,同时,因妇女著作的刊布、保存均不易,亦收入8种民国作品。版刻年代自康熙末年至民国中期,以刻本居多。著作内容主要为诗文词曲,少量涉及经史。该专题资源以别集为主,部分为合集合刻,其中不乏别具特色的版本,如具有广东地方文献特色的著作。“明清妇女著作”专题资源对于了解明清时期女性文学史,多视角研究中国文学,具有重要价值。
“域外汉籍珍本”收录中山大学图书馆藏域外汉籍58种287册,其中较珍稀者和刻本如日本文化八年(1811)刻本《大学章句纂释》一卷、文化九年(1812)刻本《大学诸说辩误》,国内仅本馆收藏;又日本钞本《伤寒论识》、《伤寒翼方》仅本馆有藏。朝鲜本如《进馔仪轨》为1892年朝鲜高宗李熙即位三十年,朝鲜仪轨厅为举行清点辑疏、乐、诗、文、仪、馔、赏、用等有关文字而成,展现了高丽王朝宫廷庆期的仪节规制,反映了古代朝鲜与中国文化交流的历史。馆藏安南本仅3种4册,《儒林音字贯通》、《李公新传》、《歌筹体格》,可一窥越南刻书面貌及越南说唱文学特色。此外,“域外汉籍珍本”包括域外刊本,初刻原装,版式特别,特别是高丽本,开本宽大,纸质厚重,代表了古代朝鲜、日本、越南古籍雕版印刷的特有风貌,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版本价值。“域外汉籍珍本”对于整理域外汉籍、拯救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未来三年,中山大学图书馆将陆续对外发布古籍达1000余种。欢迎广大师生使用。
注意事项
1.无并发用户限制。
2.进入数据库后可检索目录,可浏览全文影像。